TOP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国有企业如何构建风险、内控、合规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个核心”的运行机制

时间:2024-12-11 浏览:1580次 来源:综合办公室

国有企业风险、内控、合规一体化体系建设中,除了“四个统一”的管理机制外,从管理体系最终落地实施的角度出发,还需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合规管理在运行机制上均强调了风险管理,也是三体系整合的基础。一般来说,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风险检查及持续优化。

风险识别

基于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的基础是识别风险,建立涵盖内控、合规及其他运营风险的风险库。一体化的风险识别所运用的方法和工具,与传统的风险识别并无太大区别。但要整合形成统一的风险库,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建立适用的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需要考虑风险分类、内部控制流程及合规业务领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需要统一风险库的风险级别(或风险描述的颗粒度)。

风险评估

从风险评估标准来看,针对内控、合规及其他运营风险,均可采用同样的风险评估标准。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程度,结合定量数据和定性分析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归类各种具体风险,最终形成风险管理清单。一般而言,风险评估可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重要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四个等级。

从风险评估的结果运用来看,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进一步确定后续风险管理的重点,并对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基于不同类型风险确定后续的管控策略及管控措施,例如,重大风险含有合规风险的,应作为合规重点领域;对动态类型的运营风险,则需要作为重大风险进行专项的定期跟踪及应对。

风险应对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风险应对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接受等四种方式。企业应采用一种或多种应对方式相结合,以有效管理和应对风险。针对低风险,一般可通过现有制度与流程加以有效控制,不增加额外控制。针对一般风险,公司应对现有制度与流程进行评估,查找差距与不足,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针对重要风险和重大风险,应在公司整体层面上加以应对。

对于绝大部分的内控相关风险及部分流程类合规风险(即相关合规风险主要来源于相关业务程序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例如投资及工程建设相关合规风险),主要设计固定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日常的业务流程管控,包括但不限于事前合规审查及审核审批、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等管控方式。对于此类型风险,企业可编制一体化手册(以一体化风险管理矩阵为主),作为第二道防线的管理工具。

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主要针对重大风险及部分专项风险(量化的风险预警指标并不适用于所有风险),企业应建立重大风险指标监控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依据监管要求、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等标准设置风险阈值,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重大风险监控预警体系建设,对重大风险进行动态跟踪、自动预警、监督评价。

风险检查

风险检查则是进一步落实评价体系统一,在风险应对的基础上,基于各项风险应对所关联的过程文件及证明材料,拟定风险管理的检查测试程序,编制风险检查清单,以便第二道防线开展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有效性检查。定期以重大风险、重点领域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检查,对变化情况和检查发现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形成一体化运行的闭环管理。

持续优化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定期的风险识别及评估机制,持续收集企业内外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的各类信息(包括外部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变化),调整各项风险应对及管控措施,监控风险的应对情况。对已经不再适用的风险或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调整,同时结合风险检查中发现的设计有效性问题,持续优化一体化体系的管理工具及公司规章制度,使得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更新及优化。

蜀道集团副总经理李永林调研泸定县得妥镇南头村至发旺村应急通道硬化项目